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离婚转移4.2亿财产?这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净身出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4:06:00    

文|《投资者网》韩宜珈

从实控人被取保候审,到实控人离婚案涉及金额高达4.2亿,金圆股份这段时间可以说是风波不断。

近日,金圆股份发布公告显示,上市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赵辉的通知,获悉赵辉和潘颖已通过协议离婚方式办理解除婚姻关系手续,就股份分割等事宜做出相关安排。上述事项将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股东权益发生变动。

公告显示,根据赵辉和潘颖签署的《离婚协议》约定,赵辉将其持有的公司6613.76万股股份,通过证券非交易过户的方式分割至潘颖名下;将持有的金圆控股7.67%股权过户至潘颖名下。

按照公告发出日金圆股份的股价4.96元/股,可以粗略推算潘颖此次获得的股份市值达4.24亿元。

除了“天价离婚案”,公司实控人赵辉不久前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被金华市公安局取保候审,短短几个月,金圆股份的高层变化引起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实控人生变

最初在2024年9月,金圆股份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董事长、总经理赵辉的书面辞职报告,赵辉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辞职后赵辉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高层的突然离职,无疑让市场对企业的变动产生担忧,彼时金圆股份还在忙着补选董事,然而两个月后,金圆股份又发布一则公告,公告显示,公司及实际控制人之一赵辉分别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赵辉立案。

2024年12月,金圆股份又公告称,金华市公安局决定对赵辉取保候审,期限从2024年12月10日起算。一个月后,金圆股份公告称,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出具的《关于对赵辉、方光泉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根据警示函披露,在2023年10月至12月,赵辉组织、策划、安排方光泉等人进行资金流转,以支付货款名义将金圆股份4.07亿元资金转至供应商,占金圆股份当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36%,最终上述资金流入金圆股份控股股东金圆控股,用于偿还金圆控股欠金圆股份的往来款。

监管部门认为,上述行为构成对金圆股份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且金圆股份迟至2024年4月19日才通过临时报告披露上述相关情况,未及时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监管部门决定,对赵辉、方光泉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实控人被调查立案的同时,赵辉还和妻子潘颖办理离婚,在今年3月,通过离婚,赵辉旗下近4亿的股份“转移”到了潘颖手中。

具体来看,离婚前,金圆股份实际控制人赵璧生、赵辉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公司3.02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8.85%。其中赵辉直接持有公司6613.76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8.505%),股份来源于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通过持有金圆控股7.67%股权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潘颖未持有公司股份。

离婚后,赵辉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和金圆控股股权,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而潘颖直接持有公司6613.76万股股份,持有金圆控股7.67%股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由赵璧生、赵辉变更为赵璧生。

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婚,市场上不少人都认为这是赵辉“转移财产”的一个手段,虽然潘颖承诺短期内不减持,但对企业来说,公司的股权情况仍然岌岌可危。

主营业务频繁更换

金圆股份这些年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百变”。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涵盖轻工业、环保业务、房地产、新能源多个领域。

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金圆股份前身吉林轻工股份有限公司在1993年上市,是一家以熟料、水泥产品及商品混凝土生产、销售,建筑材料制作及技术服务等为基本主业的建材公司。不久后公司主营业务第一次变化,由贸易向工业实体转型,开始生产和销售不锈钢制品,同时涉足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以及金融证券等业务。

2004年的时候,许华控制的苏州市光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控股股东,公司地产业务从东北地区转向江苏地区。金圆股份开始在江苏地区开展房地产业务,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成为金圆股份的主营业务。2005年公司更名为吉林光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财报显示,房地产业务占营收比重达96.64%。

也是在2012年,赵璧生、赵辉父子以1.26亿元的价格取得了金圆股份的实际控制权。赵氏父子此前主要深耕水泥行业,入股公司后,先后在2012年、2014年购买青海湖和青海互助金圆水泥有限公司100.00%的股权,同时于2014年出售了房地产业务。金圆股份由主营房地产又回到了建材行业。

2015年,金圆股份纵向延伸建材产业并开始谋划环保战略转型;2016年,公司通过发布非公开发行方案,全面启动环保转型,并于2018年更名为“金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金圆股份提出调整优化环保产业规划,开拓发展资源化综合利用;2020年,公司开展有色金属高纯材料生产及钴镍等新材料深加工业务。

2021年,金圆股份涉足新能源材料领域,致力于成为以锂资源产业链为核心,固危废资源化处置和稀贵金属综合回收利用并重的新能源材料主流供应商;到了2022年,金圆股份主要业务分为建材、环保及新能源材料三个部分,并退出水泥建材行业。最新公司资料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环保业务、新能源材料业务。

虽然频繁更换主营业务,但是金圆股份的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在2022年,公司就曾出现由盈利千万到亏损两亿的“乌龙事件”。最初金圆股份在《2022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预计盈利1300万元至1800万元,上年同期为盈利8600多万元。然而受房地产景气度及疫情影响,公司的水泥业务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环保业务也不容乐观,营业利润面临下滑。

但2个多月后,金圆股份发布修正之后的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9亿-2.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预计亏损5亿元-5.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滑近4000%。

经历这一次风波,金圆股份也是“元气大伤”。2022年和2023年,金圆股份营业收入分别为56.10亿元和28.4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6.60%和49.31%;净利润分别为-2.11亿元和-6.78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31亿元和-7.57亿元,连续亏损。近三年,金圆股份扣非净利润累亏15.78亿元至16.38亿元。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公司预计净利润盈利4000万元至60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9亿元至3.5亿元。

金圆股份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大于计划”,随着赵辉退出实控人行列,公司实控人仅剩其父赵璧生一人。而这父子俩此前曾出现战略分歧,且新任董事长邱永平与总经理连长云均为外部空降。不知未来,实控人和外部管理人员的磨合能否顺利,金圆股份的发展还将迎来哪些变化。(思维财经出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