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与死神“抢”人,劝阻巡逻,服务游客……守望海岸线16年,他们挽救80余人生命
2025-04-15 18:33:00
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贵州各地因地制宜,以“场景+”重构消费空间,以“科技+”赋能沉浸体验,多元业态正催生文旅消费新场景,有效推动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走进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安顺记忆馆、文创店、咖啡邮局等新业态与当地600多年的历史底蕴交融共生,游客漫步其间,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独特魅力。
来自广州的游客黄丹和朋友第一次来到安顺古城,被古朴的建筑深深吸引,“古城里的老旧石头非常有历史韵味,建筑也很有年代感,我们还看到一家怀旧店里有一面磁带墙,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听歌倒带、卡带、要回转的场景,心情很放松。”她说。
住在附近的居民吴金每天都会到古城来走一走,他说:“古城修旧如旧,越来越有老街的感觉,包括购物街的打造,能让外地游客在这边带回属于安顺记忆的东西,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体验。”
怀旧与潮流碰撞,让安顺古城在充分尊重城市记忆、保留老字号品牌的同时,融入现代文旅消费元素,为当地文旅经济注入活力。目前,街区已引进商铺144家。
“依托古城,我们结合安顺文化来打造咖啡邮局,店里的地戏书签、蜡染等文创产品,都是屯堡文化的体现。我们工作日一天能有三、四千的收入,周末是五六千,到了旺季可以翻上一倍。”“带安顺回家”咖啡邮局店员贺小粉告诉记者。
2024年,安顺古城游客接待量达1000万人次,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
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剪艳罗加说:“我们围绕空间布局打造非遗核心展示区、非遗美食体验区等多元场景,持续拓展‘非遗+创新’融合,提升安顺古城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赋能安顺的一流旅游城市建设,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以“场景+”重构消费空间,在铜仁中南门景区,一家新开的抹茶体验店成为热门打卡地,店内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地道的抹茶饮品,还可以购买文创产品和伴手礼。
江西游客熊建认为抹茶的味道非常独特、好喝,他告诉记者:“我准备带一点回去,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朋好友。”
今年以来,中南门古城将朱砂文化与抹茶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一红一绿”两大特色文化品牌,丰富消费场景。目前,古城内已新培育出四个抹茶品牌,有十多家朱砂相关商家入驻。
“相较刚开始的时候,现在的营业额翻了近10倍。目前我们店在古城已经开了两家,第三家店正在筹备中。”中南门古城商家负责人冉丝说。
以“科技+”赋能沉浸体验,在革命老区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正通过创新性表达,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作为贵州红色文化演艺的“双子星”之一,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剧目《伟大转折》通过前沿舞台科技与舞台艺术完美融合,再现波澜壮阔的红色史诗。自去年1月首演以来,该剧目已演出1000多场,接待观影人数超33万人。
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龙通成说:“接下来,将持续打造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商业配套,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文旅消费试点和示范样板,吸引游客留宿消费。”
当前,《伟大转折》演艺综合体与遵义会议纪念馆、红军烈士陵园、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有机融合,已成为当地的文旅消费新场景,促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提质改造后的红色文化主题街区——遵义·1935街区,已有上百家商家入驻。通过文创店、体验剧、特色餐饮店等新业态的打造,街区延长了游客驻留时间,激活消费潜力。
黔图无量文创店负责人张鑫向记者介绍了店内非常受欢迎的一款手机支架,“我们把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红军山,全部把它融合在一起,用文创去讲好我们遵义的红色文化故事,节假日每天的进店人数至少是四五百人,营业额也会到8000元到10000元。”
“我们现在已经成功招商来1800平的遵义好吃街,希望通过业态的丰富度把游客给留下来,把个人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增量。”遵义·1935街区招商总监孔新说。
记者: 秦海瑭 阮博文 张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