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四问四答!看川渝如何“以侨为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4:03:00    

7月10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许华坤 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孟卫红 重庆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杨 东 四川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


王建国 重庆市政府侨务办主任





主持人




何 涯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问答精选






Q1: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将有4个单场活动,能否详细介绍?本次大会还有哪些其他亮点和特色?



重庆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孟卫红介绍,大会4个单场活动具体特点如下:


  • “侨助千企万品出海”经贸交流专场。专场活动通过“致辞分享+联盟成立+对接发布”三个环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合作平台。通过“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联盟”的成立及项目签约,强化侨界资源整合与跨境协作。对接发布环节邀请国内外商会、跨境电商平台及展会平台代表,为国内企业出海提供政策、渠道和落地支持,有效助力国内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 “侨助高质量发展”投资交流专场。活动通过“政策推介+项目签约+企业分享+商务洽谈”的全链条设计,突出三大特色:突出强化川渝协同、突出注重实体项目落地、突出侨界桥梁作用。


  • “侨助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交流专场。通过“主旨发言+圆桌访谈+联合行动”形式,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重庆的实践”、重庆蓝天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等案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以“小而美”的视角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会上还将启动“侨爱心·光明行”海外公益项目,充分彰显“侨联搭台、多方参与、故事赋能、民心相通”的办会特色。


  • 海归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专场。以“致联海青汇巴渝・双创建功新重庆”为主题,汇聚重庆本土海归高层次人才、青年海归创业者、海内外侨商代表、头部投资机构负责人、知名创业孵化机构运营商等200余人。活动紧扣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重庆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领域,为海归人才扎根重庆、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关于这次大会的亮点和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 全球侨领云集,顶尖资源精准对接。云集500余位侨界精英,覆盖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云集500余位侨界精英,覆盖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实现资源对接与价值倍增。


  • 彰显侨界贡献,搭建长效协作平台。发布“侨力量十佳案例”,集聚海内外华侨华人工商社团,启动“一带一路”华商组织协作网,为侨胞深度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舞台。


  • 深耕资源对接,服务西部发展机遇。聚焦“出海”“投资”“心相通”“创新创业”主题,整合政策、产业、技术、人才、文旅等全域资源,为侨商参与西部产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清晰路径。




在川侨资企业超8000家

四川携手侨胞共建“一带一路”显成效






Q2:四川省人民政府作为本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的主办方之一,请问近年来在引导华侨华人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哪些好的实践?



四川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杨东介绍,四川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点,始终将华侨华人视为推动开放合作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四川省通过搭建平台、优化服务、强化纽带三大路径,引导侨胞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


  • 搭平台:做大侨资侨智“集结地”。


依托四川持续打造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一带一路”知名华商四川行、“创业中华·创新四川”等开放平台,吸引全球大多数国家近万名侨领、侨商来川研修考察、投资兴业,支持四川高校、科研院所侨联组织数千侨界高层次人才主动作为,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共建“一带一路”。目前,在川侨资企业超过8000家,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已成为助推四川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 优服务:打造近悦远来“暖环境”。


加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建立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投资风险防控网络,挂牌设立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调解中心,健全法院检察院和侨联投诉协调机制,四川“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共享平台“丝法通”上线运行,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政务、金融、法律等服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侨商诉求解决实现“一站直达”。高效服务激发投资信心,2024年,侨商投资占四川新设外资企业比例超65%。


  • 强纽带:共绘民心相通“同心圆”。


充分挖掘古蜀文明、熊猫等独特元素,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推动巴蜀文化通过侨胞走向世界。


做优“留学四川”品牌,支持各类“一带一路”教育联盟特色化发展,鼓励联合办学。积极拓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合作,建立“天府云医”全球惠侨网络,通过“互联网+中医药”模式为海外侨胞提供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同时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天府云医”全球惠侨网络既是惠侨工程的核心载体,也是四川中医药“走出去”的战略平台。通过举办“亲情中华”对外文化交流、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活动,推动川茶、川菜、川酒、川医出海,巩固“民心相通”的情感基础。




重庆创新“三大路径”

为侨务工作实践提供“重庆样本”






Q3:近年来重庆积极发挥“侨”的作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比如去年在重庆举办的“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促成了40余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00亿元。除此以外,重庆还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效?



重庆市政府侨务办主任王建国介绍,近年来,重庆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引导华侨华人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侨务工作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打造高能级侨务品牌,以“侨”为桥赋能开放合作。


重庆立足“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推动侨资侨智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比如,策划举办“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累计促成项目签约落地重庆数百亿元,成为西部侨务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打造“创业中华”引才品牌,迭代推出世界名校“侨”重庆活动,成立世界名校校友联盟,设立重庆侨创中心,累计引入高端人才500余名;开展“侨建新重庆”系列活动,举办“渝侨经济圆桌会”“侨商区县行”活动,引导侨商侨企深度参与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助力我市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越南河内市等10余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城市缔结友好。


  •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优化涉侨法治化营商环境。


重庆注重以法治护航侨企发展,创新建立涉侨权益保护机制。建立“法侨检侨”协作机制。市检察院联合市侨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意见,提出19项护侨惠侨措施;市侨联、市检察院、市知识产权局建立涉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合作机制,联合发布《实施意见》,推荐10余家重点侨企纳入第三批市级知识产权综合保护联系点,构建多方联动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精准服务侨企需求,开展“法护发展·侨助创新”“在渝侨企恳谈会”等活动,提供融资对接、法律咨询等支持,近年来,累计帮助侨企侨胞协调解决诉求困难上百起。强化政策落地效能,启动“侨团助渝企·出海谋发展”活动,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平台和众多海外侨团,为侨企提供物流、通关便利,带动侨企出海发展。


  • 创新文化传播载体,以“城市IP”吸引侨胞共建共享。


讲好重庆故事,推动“山水之城”成为侨胞情感纽带和投资热土。用好全市14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金字招牌”,先后在长寿、大足、荣昌、重庆师范大学等区县和高校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5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赏巴山渝水、品巴渝文化。同时,借助与国内主流媒体、新媒体及海外华文媒体的联动,让活动主题海内外“出圈”“出彩”。海外侨胞慕名赴渝观光打卡,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广大侨商慕名来渝投资考察也成为一种新趋势。


重庆通过品牌化、法治化、文化传播三大路径,将侨务工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既彰显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独特优势,也为侨胞参与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重庆样本”。




重庆发挥三方面优势

促进“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






Q4:这次大会在重庆落地举办,请问重庆作为举办地,将发挥哪些独特优势,促进合作发展?



重庆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孟卫红介绍,重庆作为首届大会的举办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独特优势,促进“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


  • 发挥区位枢纽的优势。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两大贸易通道在重庆实现“无缝衔接”,具有辐射带动内陆开放的先天条件,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重庆已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形成“铁海联运+国际班列”双轮驱动格局,正以通道带物流、以物流促经贸、以经贸兴产业,打造内陆开放“主战场”,海内外侨商可以与重庆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契合。



  • 发挥内陆开放的优势。


重庆是中国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拥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为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4年,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154.2亿元,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63.8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已有32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大会专门邀请国家相关部委介绍对外开放政策、“一带一路”实施措施,邀请重庆市商务部门介绍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情况,以期实现海内外侨商与重庆达成更多合作。


  • 发挥产业基础好的优势。


目前,重庆拥有39个工业大类,制造业体系完备,正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全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重庆在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软件信息、生物制造等方面的产业优势,吸引着海外侨商的关注。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不仅为大会提供了专业化、场景化的产业基础,更通过完整的产业链、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开放的国际合作网络,确保大会成果的高效转化。


何涯主持新闻发布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