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高危剩菜”,吃错全家中毒!赶紧扔掉吧
2025-05-05 18:33:00
居家生活中难免会有剩菜,有些人为图省事甚至会提前准备隔餐或隔天的饭菜。需注意的是,若保存不当,这些剩菜极易引发食物中毒风险。
老一辈人常将反复加热的剩菜当作节俭习惯,但在现代家庭饮食中,更需要掌握科学的食物保存方法。
本文特别梳理出5种不能再吃,一定要倒掉的剩菜,为确保饮食安全,请务必留意文末重点提示。
剩的凉菜
近年来,食用剩凉菜引发中毒送医的案例频发。
未经加热的凉菜在原料处理及加工环节已存在细菌污染风险,食用时翻动更可能引入新菌群。冷藏环境仅能抑制部分细菌增殖,无法杀灭既有微生物,取出直接食用仍存在较高中毒风险。
所以凉菜要当顿拌当顿吃,剩下部分一定要狠心扔掉。
另外关于凉菜再提醒2点:
1、别在小餐馆点凉菜,难以做到生熟分开,中毒风险大。
2、别外卖点凉菜,制作环节卫生难保证,配送过程温度高,细菌也容易大量滋生。
冷藏4天以上的剩菜
冰箱并非绝对安全的存储空间,李斯特菌在低温环境仍具繁殖能力,潮湿条件更易滋生黄曲霉等产毒菌株,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具有耐高温特性。
美国FDA建议:炖菜与熟肉冷藏不宜超过3-4天,肉汁类建议1-2天内食用完毕。需特别强调,剩菜最好下一顿或隔天就吃了,勤检查着点儿冰箱,可别剩菜放好几天还拿出来吃,长时间存放即使复热仍存在安全隐患。
需特别注意密封储存规范:使用密封保鲜盒或完整包裹的保鲜膜方为有效密封,简单覆盖盘子或塑料袋无法隔绝微生物污染。
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剩菜
细菌在4~60°C的温度范围内会迅速繁殖,是食品储存的危险区,所以做熟的热食如果不及时吃必须在60°C以上保温。
另外美国FDA还提出了一个“2小时法则”,即不管生肉还是做熟的食物,都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否则就要扔掉,如果温度超过32°C这个时间要缩短到1小时。
你可能会说,我怎么可能把做好的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 2小时呢?
还真有可能。
比如朋友们聚餐时,有时会等所有的菜都上齐再开吃,而且吃的战线很长,别说2小时了,持续吃三四个小时都有可能;另外如果在餐厅吃打包剩菜,回家路上可能还要很长时间,这样的剩菜就别吃了,直接倒掉。
也有的朋友觉得热的食物直接放冰箱费电,所以会室温下自然放凉再冷藏,这个过程也可能超过2小时。
其实小小的一两盘菜不至于费很多电,如果你依然担心,那完全可以把大块的肉切成小块或片,把菜平铺到浅盘里,或把一锅汤分装到小容器里,用小风扇吹吹快速降温,然后赶紧密封好放冰箱,可别再等食物自然放凉了。
也有的朋友说,我也不可能在32°C这么高的温度下吃饭呀?
这也是有可能的,比如夏季的户外野餐,那做好的菜就要1小时内解决,解决不了就别吃了,也要直接扔掉。
没有彻底加热的剩菜
剩菜因接触唾液易携带细菌,未经彻底灭菌处理存在中毒风险。
专业灭菌需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74℃以上,家庭操作建议加水煮沸并持续翻动,微波加热需中途搅拌确保受热均匀。
另外,不建议使用慢炖锅加热剩菜剩饭,因为它的加热速度缓慢,可能会促进细菌生长。
再有,如果要加热冷冻的剩菜剩饭,为了避免加热不均匀,冷冻食品复热前应充分解冻,推荐冷藏室过夜解冻、微波解冻或密封冷水解冻,严禁室温解冻以避免微生物增殖风险。
冰箱停电4小时后的剩菜
冰箱停电后,冰箱温度逐渐升高,微生物开始复苏,容易大量繁殖,所以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如果停电超过4小时,冷藏的剩菜剩饭以及切开的果蔬,鲜奶,生肉都要扔掉,以免食物中毒。
剩菜存放注意事项总结:
1、及时趁热分装:菜出锅1小时内,按单人食用量分装至耐热玻璃或陶瓷容器,禁用塑料外卖盒。
2、冷藏时要密封:装盒后立即密封并转移至冰箱冷藏,无需等待自然冷却。此举旨在让食物快速通过细菌活跃的4℃-60℃危险温区,缩短微生物繁殖窗口期。
小提醒:密封食物如果使用保鲜膜,最好留意一下所用保鲜膜的材质和用途,比如是否有“食品用”字样,是否可以微波加热。
3、生熟严格分开存放:冰箱上层存放熟食制品,下层放置生鲜肉类及水产品,严格防止交叉污染。
4、剩菜彻底加热:二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保证食物中心温度达到100℃沸腾状态,并维持沸腾5分钟以上。
5、注意存放时间:剩菜要尽早吃完。炖菜、熟肉冰箱冷藏可以放3-4天,肉汁、肉汤最多放1-2天。
(大众新闻记者 王鹤颖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