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公司审批的加班,算“加班”吗?
2025-04-18 08:26:00
建立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人单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劳动者:一般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包括我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即实际提供劳动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标准。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
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劳动者需要遵守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制度、劳动纪律等。
劳动者从用人单位领取劳动报酬,这是劳动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用人单位需对劳动者提供劳动保护,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
用人单位通常会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
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
劳动关系中可能出现的争议,如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等,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用人单位直接组织劳动者进行生产劳动。
间接实现劳动过程的劳动关系,即劳动者通过劳务输出或借调等方式为其他单位服务。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客观上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劳动关系的基石,确保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得到明确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