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读悟英雄气
棠梨花映白杨树,听风听雨过清明。今天是清明节,是祭奠故人、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缅怀英烈、山河同念的日子。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不由让人想起这样一封信。这封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9月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深情诵读——“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
总书记
棠梨花映白杨树,听风听雨过清明。今天是清明节,是祭奠故人、慎终追远的日子,也是缅怀英烈、山河同念的日子。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不由让人想起这样一封信。这封信,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9月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深情诵读——“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
去年深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指明了要充分汲取的动力源泉,要广泛汇聚的精神能量。“三大精神”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共同
今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
4月3日,首都北京春和景明、惠风和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丰台区永定河畔植树点。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13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总书记说,义务植树是全民行动,要一代接着一代干下去。 植绿护绿,习近平总书记年年履行与春天的“绿色约定”,身体力行,带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再忙也要抽出时间
来源:新华社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是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多次在不同场合作出重要指示。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一起重温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共绘美丽中国画卷。策划/制作:李丽洋 王浩程 王金金新华社出品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自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产业在其中的支撑作用,为把握这一重大战略指明了清晰方向和着力点。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本身就与产业息息相关。2020年春天,习近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的磅礴力量,让祖国大地更加绿意盎然、生机勃发。”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丰台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年复一年的垂范,树木植于土,生态文明理念植于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年年履行与春天的“绿色约定”,带头参加首都
6月10日,是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对话国际日”由中国提议设立并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上协商一致通过,这再次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响应,体现了世界百年变局中的人心所向。在人类共同居住的星球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超过80亿人口。不同历史和国情
原标题:胡昌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上强调慎终如始推进有效衔接工作全力以赴打好过渡期收官战石谋军出席并讲话4月1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主持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并讲话。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孟捷新甘肃客户端兰州
原标题:创造性地为实现科学的宏观调控提供重要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重要论述的体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宏观经济的基本问题。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