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患者

  • 我国科学家首次找到造血干细胞移植“黄金时刻”

    2025-04-01 08:31:00

    来源:IT之家IT之家 4 月 1 日消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等重大临床疾病的关键手段。然而,临床治疗中即便采用了免疫抑制剂等手段,移植后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依旧是常见的并发症。3 月 31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发布研究成果,首次证实通过调整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间,能大幅

  • 百大名医AI分身助力破解"看病难" 足不出户也能让顶尖专家实时诊断

    2025-04-14 19:53:00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2025年初卫健委发布的《2024年全国医疗服务能力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三级医院仅占医疗机构总数的7.8%,却承担了全国50%以上的门诊量。“大专家一号难求”的现状非常普遍,AI技术的发展让这一矛盾得以缓解。4月14日,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启动前夕,蚂蚁集团宣布发起“百大A

  • 医院发票多久报销有效

    2025-01-17 20:03:40

    医疗发票的报销时限主要 取决于具体的医保政策和实际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报销时限规定:一年之内报销一般而言,医疗保险的报销时限为一年。患者在出院后的一年内可以进行报销,超过这个期限则需要续保。半年之内报销某些情况下,医疗保险的报销时限为半年。即患者在诊疗后半年内申请报销,超过半年则可能无法报销。30

  • 亚洲首例异种肾移植患者术后已超30天 达出院标准

    2025-04-08 22:05:00

    4月8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宣布,亚洲首例基因编辑猪肾脏移植至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手术取得重大突破。患者术后32天功能稳定,达到出院标准。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转化研究中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为终末期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3月6日,在中国科学院窦科峰院士的指导下,西京医院泌尿外科秦卫军

  • 门诊太慢去急诊?突发病情时,应该这样做

    2025-04-02 15:04:00

    审核专家:彭国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我们知道医院有急诊,但很多人对急诊的真正含义和受理范围存在误解。有人认为只要觉得病得急、病得重,就可以去急诊。实际上,急诊有其特定的受理范围和优先级,正确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急诊是指紧急救治和抢救。急诊的存在保证了我们在突

  • 拔牙没拔干净赔偿多少

    2025-01-18 14:07:41

    拔牙没拔干净的情况下,患者可以依据《民法典》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项目通常包括:重新治疗的医疗费用:患者因未拔干净的牙齿需要再次接受治疗,所产生的费用应由医疗机构承担。误工费:患者因拔牙未拔干净导致误工,减少的收入也应得到赔偿。护理费:患者在治疗过

  • 中国顶尖肿瘤专家患癌,一年后痛苦离世,临终前的反思或发人深省

    2025-04-09 14:19:00

    家人们,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个令人痛心又发人深省的真实故事。在我们的认知里,医学专家往往是疾病的 “克星”,可当疾病降临到他们自己身上时,又会发生什么呢?这故事,或许能让我们对健康、生活和医疗有全新的思考。华益慰,出生于医学世家,是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他就像外科领域里一颗璀璨的明星,在 50

  • 角膜移植点燃生命之光,爱尔眼科致敬全国角膜器官捐献者

    2025-04-02 19:42:00

    角膜移植术后患者作为受捐者代表发言“我想向所有的角膜器官捐献者及家属表达感激,感谢你们的无私大爱。感谢这枚‘光明礼物’,让我有了不一样的生命,感觉到一个视力正常的人是多么的幸福。我会带着这份礼物,替您去看星辰大海。”近日,郑州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月活动上,郑州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移植术后患者,2

  • 山西省眼科医院门诊智能导诊机器人“亮晶晶”上岗啦

    2025-03-20 07:13:00

    孩子在与机器人互动  本报讯(记者 魏薇 通讯员 孙莉萍 文/摄)3月18日,省眼科医院门诊大厅迎来了“新成员”,面对患者的提问,它能轻松解答,还能为患者导航带路,引导患者到达目的地。它就是门诊智能导诊机器人(昵称“亮晶晶”),“上岗”第一天,收到了不少患者的点赞。  萌萌的表情、流线型的机身和十足

  • 济南起步区:织就“心电一张网”,护航基层“心”速度

    2025-04-10 08:35: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浩心电监测、数据上传、结果反馈……4月9日,在济南起步区孙耿街道艾老村中心村卫生室内,医生艾丙伍正在熟练操作心电监测设备和电脑,为家住艾老村的王先生进行着远程心电诊断。自2023年8月,起步区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暨“心电一张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这张无形之网,将基层患者与专家团队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