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埔园林:拟为全资子公司参股公司提供不超10941万元担保
2025-04-03 20:53:00
春天的黔中大地是花的海洋,随着赏花季的到来,纷至沓来的游客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赏花经济”的热潮。位于贵安新区的贵州梅园,作为国内早春赏梅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率先拉开了今年春季赏花的大幕。
游客乘坐观光车游览贵州梅园。记者 石照昌 摄
“自2025年2月22日开园迎客以来,截至3月17日,贵州梅园已累计接待游客约21万人次,累计收入近700万元,直接带动周边农户及农家乐增收超过350万元……”3月18日,高峰镇镇长刘家庆给记者算起了贵州梅园的“赏花经济”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贵州梅园的诞生和发展,就像贵安新区发展大数据等高新科技产业一样,都是从“白纸作画、无中生有”开始的,其根本在于敢想敢干、敢拼敢闯。
贵州梅园位于高峰镇普马村,目前已开放区域1200亩。盛花期时,种类繁多、数以万计的梅花开满山头,梅影婆娑,让人流连忘返。然而,此前这里不仅不是景区,还一株野生梅花都没有,土地也较为贫瘠。在贵州梅园一些坡度较大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一些裸露的黄土。“栽梅花的时候,重新把土翻开了,坡度比较陡的地方,草暂时还没覆盖到,所以还露出一些黄土。”普马村党支部书记罗财东说。
几年前,为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普马村“两委”立志带领全村发展,积极谋出路。“高峰镇属于贵安新区‘三城两组团’城市发展规划中的高峰组团,其功能定位为绿色生态型省级示范小城镇和农文旅融合示范区,我们就往发展生态产业方面想办法。”罗财东介绍,这几年,贵阳贵安文旅融合持续出圈,大家把目光投向这片荒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打造一个新景区。
“贵安新区平地立城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罗财东说,“即使白手起家,但我们有土地支撑,还有好的政策支持,只要敢想敢干、敢拼敢闯,相信一定有机会把事情做成。”
当时,国内还没有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梅园,于是,打造国内最大的以梅花为主的综合性旅游景点的想法应运而生,普马村围绕目标,开始完善方案,四处寻找资源。
2020年春天,这片长期无人光顾的荒山坡迎来华丽蜕变的转机。经多方共同努力,以“生态修复+产业造血”模式,引进贵州梅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打造贵州梅园。
贵州梅园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主管娄晓伟介绍,为了增添景区看点,贵州梅园还在持续引入珍贵的梅花品种,其中不乏价格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梅王”。“景区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门票,相比于巨额投资,短期内肯定难回本。但贵州梅园的建设是一个长远工程,我们都有一个共识——要看到10年、20年后。”娄晓伟表示,“我们现在除了打造贵州梅园以外,还正在建设绣球园、紫薇园、月季园等,希望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够体验不同的美景。目前,多个特色园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未来,贵州梅园将成为一个四季皆有景、处处皆美景的旅游胜地,为促进地方发展带来更多活力。
贵州梅园开园以来,日接待量最高近3万人。为保障游客体验,贵安新区各部门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新区公安交警每日投入警力30人,周末增加到140人;市政环卫公司每日投入保洁人员40人;综合执法每日投入执法队员20人;市文旅专班、市文化旅游执法支队、市场监管局、安监局、社事局、大数据局等单位每日均派出力量参与巡查和服务保障工作;高峰镇每日投入约100人参加保障工作。”刘家庆说,“所有人齐心协力为游客服务,才让贵州梅园的梅花更加动人。”
规划好、建设好再加上服务好,贵州梅园“梅”力无限,“钱”力十足。如今,贵州梅园建设成效显现,已成为贵阳贵安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成为多彩贵州、爽爽贵阳文旅融合的一张闪亮名片,成为荒坡上盛开的璀璨“金花”。
贵安新区依托贵安樱花园和贵州梅园“两朵金花”,全力擦亮“花漾高峰”文旅品牌。眼下,贵州梅园闭园升级,贵安樱花园的万亩樱花竞放。贵安新区结合赏花季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旅、体旅活动,推进“花产业”与民俗、耕读、时尚等文化相融合,让赏花的体验感及“花外”吸引力持续提升,不断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记者 潘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