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相亲角带来婚恋新风尚 相亲角成新潮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0:34:00    

市民浏览相亲墙上的信息。
市民(左)通过西宁相亲角,向工作人员了解信息。
市民在西宁相亲角前驻足。

西海新闻记者 季蓉 文/图

近年来,相亲角作为一种新兴的婚恋交友方式,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相亲角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引起了无数单身男女及其家长的关注。而在青藏高原古城西宁,这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婚恋现象也绽放出新的光彩。

力盟商业步行街有个相亲角

在西宁市城西区力盟商业步行街西侧,一面长8米、高2米的“脱单密码墙”正成为西宁年轻人的姻缘地标。

3月27日,西宁迎来大降温,寒风凛冽。下午的城西区力盟商业步行街内行人稀少,但位于步行街西侧的“西宁相亲角”却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这里,一面墙上整齐地悬挂着一排排相亲彩页。黄色的彩页代表着离异或离异带孩子的男女,红色则是短婚未育、离异未育或不带孩子的人士,而未婚的男女则分别用粉红色和蓝色区分。这其中,60%的彩页来自未婚的男女青年。

每张彩页上都详细写着相亲者的性别、出生年月、身高、学历、家庭成员、收入、车房情况等,以及对于异性的具体要求。彩页右下角,还附上了相亲角主办方——谈缘婚恋公司的二维码,方便有意向的双方进一步联系。

“收入10000元,有车”“收入5000+,有房有车”“喜欢178+,不胖不瘦,有责任感,有上进心,三观正,能聊到一起,有眼缘的理想型”……诸如此类的自我介绍与择偶需求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查看。“这上面大家的条件都很好,还找不到对象吗?”人群中,有的情侣手挽手,边看边笑着讨论;有的则神情专注地看着。

西宁市民陈先生站在相亲墙前,好奇地打量着彩页。陈先生说,在商业街区看到这样的相亲方式,感觉很有意思。林女士则夸赞着这种新颖的相亲形式:“以前觉得相亲很尴尬,但现在这种展示方式让人感觉更加自然和轻松。”

正在查看信息的张女士也表示:“我平时比较内向,不太擅长与人交流。这种方式让我们这种社恐的人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想要了解的对象。”

“‘西宁相亲角’是去年7月开始启用的。”谈缘婚恋公司负责人周子涵介绍。

记者了解到,相亲角是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的,并且已在民政部门备案。“西宁相亲角”启用以来,迅速走红,许多市民将围观查看相亲彩页的视频或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谈及为何要在繁华的商业街区设置相亲角,周子涵表示:“我们想让每天忙于工作、社交面小的年轻人,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潜在的相亲对象信息,提高相亲效率。同时,相亲角轻松的氛围也能降低交流门槛,让单身人士更易主动交流。”

据周子涵介绍,相亲角上的彩页只是一个展示平台,让相亲者先浏览一遍。如果有后续的相亲需求,公司会安排一对一的红娘进行沟通。随着相亲角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许多年轻人纷纷主动联系公司,寻找心仪对象。目前,通过相亲墙主动寻找对象的年轻人占比80%,剩下20%则是父母或亲戚帮忙。

周子涵认为,其实从去年的“王婆说媒”此类相亲活动走红来看,对于许多工作忙、圈子小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并不排斥通过相亲交友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只是对于年轻群体来说,他们是一直在寻找新的且更为适合的交友方式。

相亲角见证爱情故事

在周子涵介绍下,记者认识了出生于1997年的相亲者赵女士。赵女士身高1.65米,本科学历,长相甜美。她讲述了自己通过“西宁相亲角”联系到公司,最终与相亲者小陈谈恋爱结婚的故事。

去年8月份,赵女士在力盟商业步行街逛街时偶然发现了相亲角。她觉得很有意思,便联系到了该公司。她对另一半的要求是年龄比她大、会做饭、有稳定收入、有责任担当。后来,公司为她介绍了多名相亲对象,经过几次见面和相处,她最终选择了陈先生。两人于去年10月确认关系,今年过年期间结婚。

说着话,赵女士随手翻看着微信朋友圈相册,一张张甜蜜的照片见证了两人的爱情历程。“我不排斥通过相亲角相亲,外地这种相亲角也挺多的。”她觉得自己到了适婚年龄,因工作原因又接触不到其他异性,所以就来试试,没想到真的遇到了合适的人。

相亲角呈现婚恋新观念

随着相亲活动新模式、新场景的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单身青年投身其中,积极寻找缘分。截至今年3月,“西宁相亲角”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过1万人,其中会员有900人,成功促成了130对男女的姻缘。

周子涵分享道,以往许多人由于自认为条件不够优越而选择婚介服务,但现在大家参与相亲的原因不再仅仅局限于工作繁忙、社交圈狭窄,更多人对婚姻和爱情抱有更高层次的期待,他们渴望通过婚介所遇见心灵相通的伴侣。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宁相亲市场的趋势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男性参与者多于女性,而现在,1994年前出生的优秀未婚女性数量已超过男性。现代女性不仅追求物质条件,如车辆、房产,更看重对方的趣味与内在光芒。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王玉瑢认为:“相亲角作为社会的微缩景观,反映出当下人们的婚恋观念。”她指出,相亲角是传统婚恋文化在新时代的延续,是传统观念在新空间的一种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的持续进步,人们的活动领域拓宽,思想观念也随之变迁,婚恋观由保守逐渐趋向开放。而如今,自主性更强的年轻一代对自己的婚姻有着更为深刻的思考和独到见解。

单位出面助力青年婚恋

如今,不仅婚介机构忙碌于牵线,西宁的多家单位也行动起来,积极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桥梁。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会推出了《关于建立基层单位女职工红娘队伍的意见(试行)》。该意见旨在依托单位工团组织构建的线上线下未婚青年职工信息平台,为青年职工精准匹配婚恋对象并提供专业建议。此外,公司还配套设立了激励机制,以激发女职工红娘队伍的热情,鼓励她们更积极地为未婚职工牵线。

1992年出生的王茜,自入职起便是西宁客运段的一名列车员,2015年晋升为列车长。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她常年在北京与西藏之间往返,却始终未能遇到合适的伴侣。

2021年,王茜调入了旅游车队,负责拉萨至日喀则区间的列车服务,巧合的是,周国宏也恰好在这段线路上担任列车员,两人因此成为了同事。两年的共事时光里,他们不仅是同事,也逐渐成为了男女朋友。

“当时我们的列车长一直关心我的个人问题,她发现我们挺合得来,条件也相当,于是就主动当起了红娘,撮合我们。最后我们从同事发展成了恋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王茜幸福地说。

记 者 手 记

在熙熙攘攘的力盟商业步行街,一面相亲墙成为了城市的新地标,更成为无数单身青年心中的希望之地。

婚恋问题,这个曾经被视为个人私事的领域,如今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从前几年共青团中央发布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到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体现出国家对青年婚恋问题的重视。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许多年轻人忙于工作,社交圈子狭窄,难以接触到合适的伴侣。相亲角的设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的相亲平台。相反,相亲角的火爆也反映出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现代青年对婚姻和爱情的期待更高,他们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的匹配,更看重心灵的契合。这要求有关部门在推动青年婚恋工作的过程中,不仅要提供便捷的相亲平台,更要注重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让他们能够在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建立起幸福美满的家庭。此外,西宁的许多单位也在积极行动,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桥梁。这种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无疑为青年婚恋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西海都市报》(2025年04月09日 第A4版:西海调查)

来源:西海都市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