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十四五”时期我国3446.07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2 10:29:00    

今天(2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残联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实施新修订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共有3446.07万人次得到基本康复服务,657.89万人次得到辅具适配服务。各省(区、市)都已建立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康复大学在山东青岛建成并招生,康复人才培养步入快车道。实施新一轮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建设规范发展。“十四五”以来,全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协议服务机构超过1万家,许多公办医疗机构参与儿童康复服务,培育发展了一大批民办康复机构、助残社会组织。

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推开。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是残疾人及其亲友通过分享康复经验,接受康复知识、技能培训,增强自我和家庭康复能力的一种康复服务形式。为发挥残疾人主体作用,创新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在总结“十三五”时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强社区康复,推广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将其列入残疾人健康和康复服务重点项目。

2023年11月,中国残联启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展中途失明者、中途失聪者、脊髓损伤者、成年智力障碍者及亲友和稳定期精神障碍者等五类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这项服务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推开,各地已经选择确定了上千家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培养骨干师资7719名,服务各类残疾人11.85万名。不仅填补了机构康复后居家康复的短板,还发挥了残疾人的主体作用,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总台央视记者 高磊 李晶晶)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陈浩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