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抬头观鸟”?五一假期不少人想当“小鸟迷”
2025-04-30 17: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祝瑶
扛着各类“长枪短炮”蹲守数小时,只为定格小鸟儿灵动的模样。对这届年轻人来说,“抬头就能参与”的户外兴趣正在崛起。
五一临近,小红书发布《观鸟趋势报告》。报告显示,“观鸟”这一小众爱好正在年轻群体中快速普及:近一个月,“观鸟”搜索量同比增长19倍,近一年“观鸟”相关笔记发布量是过去十年总和的1.2倍,热度已与“公园20分钟”“放风筝”等春日热门话题持平。
当观鸟从“硬核户外活动”变成更多人生活中的小爱好,这个五一,不少人打算亲近自然。
“抬头就能参与”,年轻人迷上户外小可爱
配有望远镜、长焦镜头等设备,熟读《鸟类野外手册》等权威图鉴,掌握野外生存技能,去往特定的观鸟湿地对野生鸟类进行系统观察、拍摄和记录,观鸟,曾经是个技术活儿。
但如今,比起专业队,普通人观鸟靠的是运气。自称“人菜瘾大”,被分在了“青铜组”的网友小咪坦言,观鸟的动力是从这阵社交热潮开始的。
穿着浅色长袖长裤,脚蹬运动鞋,带上价格在三五百元的小单筒望远镜,小咪和好友去西湖群山蹲守“拍鸟片”。“暖风一吹,就等着小鸟儿出镜了。”小咪说,与以往调侃的大爷摄影团不同,年轻的观鸟爱好者并不少。刚入门的“新人们”虽然鸟类知识储备不够,但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
不论是白头鹎(bēi)、小䴙䴘(pì tī)、乌鸫(dōng),还是白鹭、红头长尾山雀、白鹡鸰(jí líng),不少新人以一己之力和兴趣爱好,通过“懂鸟”“观鸟记录中心”等小程序疯狂“涨知识”。小咪说:“首先,鸟儿的名字能念对了,其次看鸟识鸟的能力大大提升了。”
“晨昏时段偶遇率较高”“迁徙季候鸟多一些”“提前规划路线与时间可以提升观测效率”“不论有多喜欢,都得保持五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随着观鸟攻略的升级,小咪终于体会到了一群人观赏小鸟的快乐,“原来八倍镜看小鸟进食、洗澡、玩耍,是件多么有趣的事啊。”
“可爱的小鸟,没人能忍住不晒!”“之前去九溪十八涧附近远足,拍到了棕脸鹟(wēng)莺”……在社交平台上,每年都会有源源不断的“新朋友”涌入,“抬头观鸟”的爱好,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同好者。
在小红书上,评论区“云观鸟”同样盛行。有人提问“这只胖鸟叫什么”,得到的回答可能是严谨的学名“北长尾山雀”,也可能是更易记的“行走的小肥啾”。有人不解“夜鹭和苍鹭”,留言区激起了火花。在网上冲浪的专业知识分享创作者在留言区认真科普起两者的区别,而普通网友则全凭兴趣,根据鸟儿们的习性,称呼它们为“夜师傅”和“长脖老等”,同样萌趣可爱。
求知又求乐,观鸟爱好者在小红书涌现
从一窍不通的小菜鸟到经验丰富的识鸟大师,观鸟者们一路走来都在“涨知识”。以往“专业设备+鸟类图鉴”的配置,正在被“对自然的好奇心+一部设备”所替代。
据小红书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4月,小红书“观鸟”相关笔记阅读量已超10亿。其中不乏专业的观鸟爱好者分享“最佳观鸟点”和推荐观鸟望远镜。在过去一年,更多人加入了观鸟者的行列。
《小红书观鸟趋势报告》显示,观鸟人群变得更年轻了。两年前发布相关笔记最多的用户年龄在35岁左右;而最近一年,25岁左右的用户已成为观鸟内容的主要创作者。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手机观鸟”相关笔记数量是2014至2024年总和的3.5倍。观鸟地也从专业观鸟湿地延伸至小区、路边、阳台。
观鸟爱好者在小红书涌现并不奇怪,用户乐于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观鸟成果。报告显示,观鸟相关笔记平均每篇配图达4.5张,远超晒娃笔记的2.8张和晒猫笔记的2.6张。有用户发布了一条笔记,表示“想要看小鸟”,在评论区就收获了1800条“晒鸟”评论,成功实现了在线观鸟。
“发现、分享、互动”的链条催生了小红书上独特的观鸟文化:专业与趣味融合,求知与求乐并存。
截至目前,多地文旅部门已注意到这一趋势,云南、四川、湖北、海南等数十家地方文旅账号纷纷在小红书发布观鸟攻略,推荐观鸟地点和当地特有鸟类。临近五一,小红书摄影也发布了“自然摄影倡议”,呼吁敬畏自然,文明记录鸟类自然状态。
“观鸟这件事变得更加友好轻松了。”有网友说,过去一度困扰专业观鸟者的拍摄失误也变成了快乐源泉。
在小红书上,用户@糖醋大排发起“小鸟糊图大赏”挑战,主动晒出自己拍糊的“鸟片”,并邀请其他用户分享观鸟“翻车现场”,结果,超300名用户的参与让评论区变身鸟类抽象艺术展,有人贡献“幻影忍者版麻雀”,有人拍到了“潦草奔跑画眉鸟”,有用户认真分析一团色块:“根据模糊的绿色判断,可能是只愤怒的小鹦鹉。”
在这样的气氛下,观鸟人们也不再单一追求拍摄出高清数毛的“标准照”或优雅端正的“证件照”,那些意外捕捉到的滑稽瞬间、笨拙姿态反而更显生动可爱。
用户@手抖星人分享的“夜鹭捕鱼翻车”照片获得了3千点赞,评论区变身脑洞现场:“什么翻车了,这明明是在仰泳”“是夜师傅在泡澡”。在社区内,这些不够“完美”的观鸟记录,反而因真实、有趣获得了大家的点赞。
“观鸟正在成为一种‘抬头就能参与’的新生活方式。”小红书相关负责人表示,“用户不再单一追求专业设备或珍稀鸟种,而是享受亲近、探索自然的过程。”
“观鸟的魅力在于它的‘无用之美'。”观鸟一年半的用户@李大碗的菜园子说:“了解蓝歌鸲的尾巴上下摇、山鹡鸰的尾巴左右摇可能没什么用,但无用之美,也许才是真正的快乐。”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