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东辽之美】东辽弓箭:淬炼千年技艺 承载民族精神的文化图腾
2025-07-15 14:43:00
在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的土地上,一把弓箭不仅是狩猎的工具、竞技的器材,更是一部镌刻着民族记忆与文明密码的 “活态史书”。这项延续千年的制作技艺,在时光的淬炼中,既保留着先民的智慧光芒,又焕发着当代的创新活力,成为连接古今、承载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
追溯东辽弓箭的源流,其历史根系深扎于这片土地的游牧文明与狩猎传统之中。几千年前,东辽先民在广袤天地间逐水草而居、伴山林而猎,弓箭便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维系生存的重要伙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将叶赫之地 “辟为大围场”;至清康熙年间,这里又划为盛京围场,成为皇室狩猎的专属之地。东辽境内 10 个围场的存在,让弓箭的需求愈发迫切,也推动着制作技艺在实践中不断精进。千年岁月里,弓箭不仅是工具,更融入了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世界 —— 它象征着勇气与力量,寄托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丰收的期盼,每一道木纹、每一处拼接,都藏着东辽大地的生态记忆与民族的生存智慧。
走进当代东辽弓箭的制作工坊,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令人惊叹。匠人们以巴西花梨、黄金檀、水曲柳等珍贵木料为骨,以坚韧动物皮革为筋,经数十道工序精心雕琢,赋予弓箭生命与灵魂。“古”“雅”“猎”“炫” 四大系列作品,堪称技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古” 系列复刻历史形制,让千年工艺重现光彩;“雅” 系列融入文人审美,成为案头清供的文化符号;“猎” 系列延续实用属性,承载着传统狩猎文化的基因;“炫” 系列则大胆拥抱现代设计,为古老技艺注入时尚活力。如今的东辽弓箭,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工具范畴 —— 它可以是赛场上的体育器材,让人们在竞技中感受力量之美;可以是家庭里的娱乐用具,传递着互动的欢乐;更可以是空间中的装饰艺术品,以独特的民族风情点亮生活美学。这种 “实用与艺术共生” 的特质,让千年技艺在当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坐标。
2016 年,东辽弓箭制作技艺被列入吉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其历史价值的认可,更标志着它从 “民间技艺” 向 “文化遗产” 的升华。如今,东辽弓箭已走出东辽、走向世界,畅销国内外市场的背后,是民族文化魅力的跨越国界的共鸣。当一把把凝聚着东辽匠心的弓箭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珍视,它所承载的,早已不止是制作技艺本身,更是一个民族对勇气、智慧、创新的永恒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绽放的独特光彩。
从先民手中的生存利器,到皇室围场的狩猎重器,再到当代的文化艺术品,东辽弓箭的演变轨迹,恰是一部微缩的民族文明史。它以木为骨、以皮为魂,淬炼的是千年不变的匠心,承载的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东辽弓箭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成为东辽乃至吉林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自信的一张闪亮名片。
作者:刘恒琦、尤金华
(编辑: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