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东湖评论:开启育人的“强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21:35:00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与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公布了202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湖北省有五家单位上榜,其中宜化集团年培训能力更是达到2万人次。这或许就是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灵活且适用的人才培养新路径,势必成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协同发展的一个有益补充,在推动职业发展的同时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流企业呼唤一流人才,企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只有将技能人才源源不断充实到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才能给发展有力支撑。随着不断迭代升级的产业生态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与新职业已呈常态,但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以及太多现实原因,当前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缺口逾千万。现有专业培训机构理念机制不成系统、师资资源匮乏、教育培养滞后或人才供需错配等等已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如何锁定痛点攻克难点,已成为现代企业普遍面临的迫切需求与重大挑战。

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企业冲破这一迷局的最强招。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订单式培养;哪类人才缺口大,扩大引进与培养;培训内容与实际行业出现偏差,及时更新精准对接……因地制宜,因需而学,从而将教育、科研与产业紧紧融合,形成深入且适用的协同合作体系,曾经那种产学研“合而不深”“校热企冷”等壁垒将逐渐破除,取而代之的是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相辅相成环环相扣,是产业发展的高歌猛进一路生花。

打造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非一蹴而就,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才能适应产业变革与匹配企业需求。借智借力革新培养机制,打破传统教学与技能培训的界限、融合高校优质教育与企业先进技术的资源、实现数字学习平台及现场实训课程的自主选择、完善持续更新扩展培训项目与工学交叉融合的培训体系……通过“前校后厂”模式,在“先学后用+用以致学+学以致用+学用相生”的良性循环中,构建起“培训+N”的高技能人才培育生态,从这里,彰显“一线力量”的“大国工匠”“技能尖兵”……将如雨后春笋……一步步实现着产业由“外部输血”到“自我造血”的华丽转身。

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是技能人才的“练兵场”,是产业兴盛的“百花园”,更是国家持续发展的“生态圈”。当每一个职场中的你不再“重学历、轻技能”,当政府、社会、院校携起手来,技能人才成长的“软环境”一定会是一座绿水青山,在这里,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将百花齐放,共同打造“强国有我”的金山银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杜彦(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