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现在猪肉能吃吗有问题吗(猪肉含大量激素对身体有害致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0 09:51:15    



一、现在的猪六个月就能出栏,是打激素了吗?

猪肉可以说每个家庭都在吃,也是很多饭店菜单上都有的一种菜,不过人们现在对于猪肉的安全十分关心,也存在很多疑问。

1、养猪6个月就出栏?还能长到200-300斤?

正常的生猪养殖周期一般是150—180天,而生猪长得快、育肥周期短主要与生猪品种好、饲料营养安全及养殖环境改善三个原因有关。

如今的商品猪多采用的是优质品种,出栏周期短很正常,再加上饲料和养殖技术进步了,养殖环境得以改善,六个月出栏长到200—300斤已经不是难事了。

2、为什么猪饲料中有添加剂?安全吗?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在现代养殖业中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保障,能够更好的保证产品品质。

饲料添加剂一般有营养性添加剂、药物添加剂和一般添加剂三种,营养性添加剂能让猪吃得更好,药物性添加剂能预防生猪的某些疾病,药残量一般对人体无害,而一般添加剂多数属于食品级,不会对猪肉品质产生危害。

3、养猪能不用兽药吗?会给猪打激素类药物吗?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才学鹏介绍:养殖生猪时难免会遇到疫病发生的情况,使用兽药能够更好的进行生猪疫病控制,而且对于兽药的使用要符合《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

至于激素类药物国家并未批准使用,农业部只是批准了10多种作为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抗生素,而且明确了具体的用法等。

4、我国猪肉产品安全吗?能不能放心吃?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研究员钱永忠表示:农业部每年都会检测猪肉中可能存在的药物残留等,一般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是有保障的不过购买猪肉尽量要选择正规的商店,尽量不要选择一些标识不明的产品。

二、红肉致癌,我国癌症高发是因为常吃猪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人每周应摄入300—500g禽畜肉,也就是一年15.6—26.1千克,但据农业部2019年发表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可达到32千克/年,足以可见我国国民猪肉的消费量很高。

发表在《国际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每天食用100克以上的未加工红肉,会导致中风、乳腺癌风险增加11%,还可能会增加前列腺癌、肠癌等的发生风险。

很多人看到这个研究,会将猪肉认定为癌症的祸源,但其实猪肉属于2A类致癌物,只是可能会致癌,并不是吃了就一定会致癌,而且导致癌症的因素很多,像经常熬夜、吸烟喝酒、饮食不规律、病毒感染等都可能诱发癌症。

比起猪肉,更应该注意的是烤肉、加工肉、腌制肉等,烤肉中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苯并芘,而加工肉和腌制肉食用后则可能会形成致癌物亚硝胺,从而增加致癌风险。

适当食用猪肉能补充多种营养,猪肉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维生素B1及好吸收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且猪内脏也营养丰富,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个月食用2—3次,每次食用25克左右的动物内脏,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

三、猪身上有三个部位很脏,尽量少吃或不吃

很多人都喜欢食用猪肉,猪肉多数是来自猪的背脊部、后腿部、肩胛部及腹肋部等。

背脊部的肉即里脊肉,适合多数人群食用;腹肋部的肉属于五花肉,高血脂、高血压患者等不建议食用;后腿肉以瘦肉居多,多数人可食用,前腿肉肥胖的人不建议食用太多。

猪身上的这三个部位最好不要吃!

1、甲状腺

猪的甲状腺也就是栗子肉,食用后可能会引发心律失常、心悸、头晕、腹泻、心慌、恶心、胃痛等症状。

2、肾上腺

肾上腺即猪的小腰子部位,食用后可能会导致心悸、头晕、腹泻、恶心、心慌等急性中毒现象。

3、淋巴结

猪的淋巴结部位也称为“花子肉”,这个部位有很多病菌和毒素,食用后可能会患上传染病。

摸起来发黏的猪肉、闻起来有异味的猪肉及看起来没有光泽的猪肉不要买,这些肉可能出现变质了,尽量要选择新鲜的猪肉。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猪肉几个月就出栏,肯定是打了激素,其实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猪品种好、饲料好、饲养环境好。

不过猪肉本身属于红肉,确实可能会在增加致癌风险,尤其要少吃烤肉、腌制肉和加工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