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如何界定城镇户籍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29 13:26:57    

城镇户籍,也称为城镇户口或非农业户口,是指在我国过去计划经济年代和二元体制下,享有粮油肉等配给、招工等权利的居民所拥有的户籍。这类居民通常被称为“市民”或“城镇职工”。在户籍制度改革后,城镇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合并为居民户口,但在一些省份的户口簿上,仍然会注明是农村户口或非农业户口。

具体界定城镇户籍的方法如下:

查看户口簿

户口簿首页的左上角会注明是农村户口还是非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即为城镇户口。

在一些已经实行户籍改革的省份,城镇户口的信息可能不再直接体现在户口簿上,而只在派出所的登记底簿中保留。

了解历史背景

城镇户籍与农业户籍的区分主要存在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当时城镇户口享有更多的城市服务和便利,如医疗、教育、就业和社保等。

法律依据

根据《户口管理条例》,城镇户口即非农业户口,是确定公民身份的基本法律文件。

总结来说,城镇户籍主要指非农业户口,这一分类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和二元体制下具有重要意义,现已逐渐与居住地域无关,统一称为居民户口。

相关文章